《北京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热钱快钱,北京打造耐心资本 [复制链接]

1#

当下,北京已形成耐心资本供给网络,一批有耐心、重创新的资本沉下心来,做硬科技和科学家的“长跑”伙伴。不挣“热钱”“快钱”,围绕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高精尖产业孵化、科技服务平台构建及创新载体建设等方向重点投资布局,耐心资本为北京创新创业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补给。

护航自主创新帮企业穿越“死亡谷”

不久前,国产自主芯片企业龙芯中科发布了采用自主指令系统架构的龙芯3A芯片。该芯片性能实现大幅跨越,标志着我国自主CPU设计取得了新的里程碑成果。20年前,我国首款自主研发的“龙芯”CPU处理器在中科院计算所诞生。“龙芯”属于高性能、通用型芯片,业内公认是极难研发的芯片类型,产业化过程投入巨大。

直到现在,龙芯中科董事长、中科院计算研究所研究员胡伟武仍念念不忘11年前,北京市为了给龙芯拉来第一笔投资如何费尽周章——中关村管委会开了26次协调会,最终,国企注资并带动民企跟投,龙芯获得了来自北京的2亿元股权投资。

我国第一颗通用处理器龙芯的总设计师,现任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伟武。和冠欣摄

在龙芯埋头攻坚产业化难题的过程中,首批注资到龙芯的那1亿元,在年已经升值为4亿元。但相关部门将其中一半股权按原价万元卖给创始团队,激励龙芯团队进一步投入创新,投资方也放弃了巨大的利益空间。如今,龙芯芯片的年出货量已突破百万片,并进入科创板上市辅导,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刺。

“如果缺乏耐心,在企业最需要的时候你不在,企业怎么能跨过‘死亡谷’呢?”一位基金管理公司负责人用数字直观阐述了“耐心”资本的必要性:首批上科创板的25家企业中,从注册公司到上板,平均11.8年,最长的19年。

政府引导基金助独角兽企业跃升

十年时间,耐心资本能造就怎样的故事?撬动超亿投资,培育余家科技企业——这是“海淀政府引导基金系”给出的答案。

中关村科学城公司披露的数据显示,“海淀政府引导基金系”10余年来共直接投资早期科技企业家,投资金额近9亿元;共参与设立基金47只,通过基金累计支持科技企业超家,培育了50家上市企业和65家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

更多的“龙芯”正在孕育。半年前,总规模27.85亿元的5只科学家基金在中关村科学城成立。这些基金将超前布局一批前沿核心技术,提前介入成果转化中试阶段,加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经过半年多运行,五只科学家基金如今已经各自开花结果。

政策创新激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在医疗机器人、集成电路等硬科技领域,技术成果从研发到落地投产、产生营收、实现盈利,中间风险大、周期长,不少习惯赚“快钱”的社会资本和投资机构难以接受。

当市场之手失灵,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激励就至关重要。

天智航研制的天玑骨科机器人,如今已经协助医生成功完成了上万例临床手术。而在11年前,刚刚成立的天智航仅有20名员工,办公空间不到平方米。资金投入捉襟见肘的紧要关口,天智航获得北京市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项目的政府统筹资金万元支持。此后,中关村发展集团子公司代持政府引导基金参设的子基金,又向天智航增资万元。

中关村发展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发展充分发挥代持政府引导基金、国有资本主导基金、参设基金的投资引导作用,累计支持双创企业约家,总投资额多亿元,基金业务整体引导放大11倍。

中关村科学城科学家基金、中关村创新母基金、北京科创基金……北京已经形成在企业不同成长阶段提供多轮次资本供给的“耐心资本”网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更多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和上市公司。

(原标题:不挣“热钱”“快钱”围绕科技创新重点投资布局北京打造“耐心资本”网络护航创新创业)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孙奇茹

流程编辑:u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