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美食城过道里堆满了各种杂物。图据北京日报客户端
“拿个手机解决一日三餐”,已经成为不少市民的生活习惯。可据北京日报报道,个别外卖后厨的卫生状况让人实在是不放心。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些外卖后厨将洗好的食材摆放在垃圾桶上,还有在公厕外堆放食材,厨师也没穿工作服。眼下正规饭店大力推广明厨亮灶,外卖后厨也不能眼不见为净。
外卖后厨脏乱差,其实不是新问题。一些商家唯利是图,花心思研究外卖平台的玩法和用户心理,通过低价、活动折扣及竞价,保持在排行上“名列前茅”,同时用或真或假的店内设计以及“后厨直播”,让消费者产生信任感。然而,真实的后厨是另外一番场景,遵循“萝卜快了不洗泥”的原则,只要出货快、账面好看,食品安全往往被抛诸脑后。后厨不干不净,连外卖小哥都看不过去,觉得“还不如在家吃泡面放心”。
按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颁布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接触食品的容器和工具不得直接放置在地面上或者接触不洁物,食品处理区内不得从事可能污染食品的活动;应按照食品安全要求贮存原料,有明确的保存条件和保质期的,应按照保存条件和保质期贮存。无论是堂食还是外卖,饭店的后厨都一样要遵守国家规定。但外卖后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监管难度无疑要大一些。管好外卖后厨,单靠法律法规的威慑不行,单靠消费者口头抱怨不行,单靠市场监管部门的抽查也不行。只有监管与监督合力,才能让法律的牙齿咬到违法者的痛处。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外卖后厨也要见得光,监管必须无死角,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把抽查变成实时查,真正实现外卖后厨在线“直播”。外卖平台也必须把好卫生安全关,不加监管、只顾抽成,就是在砸自己的饭碗。外卖食品,应该在监管监督、行业自律以及法律法规的加持下,成为消费者放心之选。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侯江
编辑:侯江
流程编辑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