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政务APP变味走样
占用基层干部大量时间
“一个基层干部有多忙,以前是看他人在哪里在干什么,现在要看他的手指在哪里在点什么。”据新华社报道,很多基层干部通常有几十甚至上百个
工作能在指尖上完成,岂不是好事一桩?基层干部为何牢骚满腹?原来不少手机、电脑等基于互联网的新技术新应用,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提高工作效率的正向作用,反而变味走样,泛滥为形式主义,占用了基层干部大量时间,在空耗精力的同时,阻碍了工作的正常推进。真可谓各种程序打乱了正常的工作程序,各种应用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形式主义的乌烟瘴气,熏得基层干部喘不过气来。
事实证明,形式主义不仅难以一下子根除,而且只要遇到合适的土壤,就会死灰复燃甚至变本加厉。但只要是形式主义,都在整治之列,就算披上高科技的外衣。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只要认真起来,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就会大为减少。半年多以来,各地各部门重点清理面向党政机关和基层干部的“僵尸类”、“空壳类”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整合多头重复的程序,纠治强行推广、滥用积分排名等问题,并对各类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表现在指尖,根子在心间。从上到下,没人不知道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也知道这种形式主义将给整个工作带来的危害。可很多基层单位一面高喊力戒形式主义的口号,一面又在处心积虑地大搞形式主义;明知形式主义是错误的,还知错不改、将错就错、错上加错。形式主义如影随形,一些人已经产生了严重的身体和心理依赖,不搞形式主义不会干工作、不敢干工作。因为在他们眼中,形式主义似乎不是贪污受贿等硬伤,大不了批评两句,无论上级还是下级都能给自己找出“原本是好经,只是被念歪了”的理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实中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要下大力气去除,心理上形式主义的顽瘴痼疾更要下猛药去治,“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基层无比广阔,绝不是一个手机屏幕能装下的。
来源北京晚报作者贾亮
流程编辑刘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