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卫国,辽宁阜新人;马香军,河北邢台人;张希军,山东高密人;秦宗江,安徽芜湖人;王秀华,四川德阳人;农燕玲,广西百色人……这个春节,42名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邮政绿衣人,坚守在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甲号的一间地下室,默默地履行着邮政行业国家队的光荣使命。
这里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西城区分公司百万庄投递部,总共42名员工,外地人占了60%。往年的这个时候,会有一半儿的员工陆续返乡。而今年,42人全部响应政府号召,留京过年。
中午时分,留在北京过年的邮递员们手拿福字和春联,用短视频的方式录下各自对家人的祝福。
邮递员王秀华的老家在四川德阳。在邮递员岗位上已工作十多年的她早已和订户们成为了好朋友。听说她今年留在北京过年,一位订户专门送给她一本牛年生肖台历作为春节的礼物。
春节期间,快递的包裹激增,邮递员们用自己的坚守换来市民们舒心快乐的节日生活。
邮递员农燕玲的老家在广西百色。一大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当天需要投递的报纸信件。
“一天七八百件,多的时候超过千件。”投递部主任张希军介绍,随着春节的临近,他们投递部的进口量翻番,比“双11”时还要高。“今年特殊,很多人留京过年,快递需求一下增了上来,我们的服务也必须跟上。”
早上7点半,王秀华就到岗了,经过一番紧张地分拣,她把两个鼓鼓囊囊的邮包挎在电动车上,迎着寒风出发了。要送的第一户是阜外大街28号楼的武老先生家。当她麻利地爬上4楼,轻轻地敲了两下门,武老先生就知道是小王来了。“武老先生,祝您新春快乐,牛年大吉!”武老先生一开门就得到了一个大惊喜——跟报纸一起递上的还有一个喜庆的福袋,里面装着春联、福字、红包。“太感谢了,正好我也有礼物送给你!”原来,两人心有灵犀,武老先生也为王秀华准备了一本新春台历。两人在门口交换了这份新春的祝福。
大家欢聚一堂吃顿团圆饺子,北京的春节暖意融融。
邮递员马香军的老家在河北邢台。工作间隙,他和留在老家的爱人孩子打个视频电话,送上春节的祝福。
送完了上午的件,马香军在回去的路上,接到了老家的视频电话,他嘱咐老家的妻子买好年货,照顾好父母和孩子。“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啊?”两个孩子抢着跟爸爸视频,一个劲儿地追问马香军回去的时间。马香军不忍让他们失望,连连回答:“快了,快了,等到疫情好些了,爸爸就回去!”
“吃饺子喽!”刚回到投递部,马香军就听到了里面的欢声笑语。大家都已经完成了上午的投递任务,回到大本营,百万庄邮政支局局长梁燕前来慰问,并亲手为大伙儿盛上热气腾腾的饺子。“吃吃吃,咱这也‘团圆年’呀,这是咱们邮政大家庭的团圆饺子!”大家端起盘子,像碰杯一样互相祝福着,地下室里流淌着一股浓浓的暖意。
(原标题:绿衣人的“团圆年”)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饶强摄影报道
流程编辑:u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