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发生的这些事
文
李辉
“不能把资产阶级的足球热带到中国”
一九八二年的春天,我在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分配来到北京,在《北京晚报》工作,暂时在文体组做记者。这一年六月,第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在西班牙举办,晚报的体育报道重点,就是这个重头戏。
早在中学时代,就开始踢足球。多年的中学,我们有文艺班、足球班。我进的是文艺班,跳舞是本行。不过,足球也时常参加,但那时最喜欢的是田径和体操。
电视机看得晚,记得第一次看电视,是在随县棉纺厂的一个大房间,才知道这是电视机。进入复旦,大约在一九八〇年左右,宿舍终于有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可以看到一些录播比赛。
中国足球队一九八一年进行世界杯预选赛。我最欣赏的是古广明。他个子不高,沉底传中却十分精彩。容志行也是当年中国足球队的主力,专门负责组织,颇令人欣赏。诗人艾青曾专门为他写了一首诗,我收藏下来。诗歌如下:
容志行
艾青
在进攻与防御之间
千万双眼睛
集中在一个焦点
跳跃,飞奔像闪电
有胆略和勇敢
才能赢得战争
胜利的组织者
荣誉的象征——
万花簇拥的名字
容志行!
像迎接将*凯旋
大海掀起欢呼的声浪……
容志行。
艾青为容志行赋诗一首。
遗憾的是,中国队这一年却未能进入决赛。就在这一年,容志行退役,集中推广民间足球运动。
天下名叫李辉的实在太多。八十年代经常去电影资料馆看电影。一天观看电影时,有人说李辉外面有人找。我赶紧出去,没想到是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的另一个李辉,听说后来他成为导演。中国足球队也有一人叫李辉。
在晚报时,一天有人说“李辉的父亲来了”,我赶紧出去,其实他是足球运动员李辉的父亲。后来,李辉成了足球队教练。这些年,如果出境,叫李辉的实在太多,有官员,也有禁止出境的等,我总是对后面的人说,你们要耐心一点儿……
足球运动员李辉。
六月十三日西班牙的即将揭幕。早在五月,只见体育记者和编辑们忙得团团转,为即将到来的大赛兴奋不已。我们文艺记者,也参与编辑,陶醉其中。一番筹划后,决定推出“世界杯足球大赛”专版,为此还设计了刊头,准备每天刊登。
与现在世界杯大赛未到,全国媒体铺天盖地轰炸性报道相比,当年的世界杯报道,实在可怜之极。说是专版,其实只占上面半个版,下面仍有半个版的文艺报道。
第一次“世界杯足球大赛”专栏报道在六月十日推出。《杯赛分组初探》、《历届世界杯冠亚*名录》、《金杯已从阿根廷运到西班牙》……
未曾想,当天下午,不等我们开始庆功,一位上级领导的电话指责传达下来:“你们怎么搞的?这么突出?明天停掉。不能把资产阶级的足球热带到中国来。”大家懵了。这几句话,我没有一点儿添油加醋。印象太深,一经过耳,如何能忘?
年6月10日,《北京晚报》突出报道西班牙举办的足球世界杯比赛报道专栏。
世界杯报道专栏夭折后的第二天版面。小组分组初探。
第二天,世界杯专栏的刊头当即取消,以左下角约四分之一的版面,毫不起眼地继续刊登“分组初探”。世界杯进入到半决赛时,适逢北京市第六届运动会开始进行,于是,在文体版上占据头条的是关于这一运动会的报道,并且醒目地配以刊头。相形之下,世界大赛无足轻重。
足球风,至少在那一年的北京,没有从遥远的西班牙劲吹而来。这就是当年的中国。面向世界的大门虽然刚刚开启,惯性下似乎随时又可以合上。足球尚且如此,何况其它?
六月报道西班牙比赛期间,熊向晖先生写来一篇文章,专门谈英国与英格兰的区别。他说,《北京晚报》和中央电视台关于世界杯的报道,都说是英国队,其实有误。熊向晖写道:
年6月21日发表熊向晖先生来稿谈英国与英格兰。
六月十日,北京晚报刊载《历届世界杯冠亚*》,其中列出第八届的冠*是英国。六月十一日,北京晚报刊载《世界杯足球赛分组初探》一文,在分析“第四组的成员”情况中说:“捷克队”(笔者按:应为捷克斯洛伐克队)是英队的第一对头。……两年前,曾战胜过英国队。”
无独有偶。六月十七日晚,中央电视台播放第十二届世界杯英格兰队同法国队比赛的实况录像。播放时,解说员简要介绍了英国足球运动情况,大意说,英国足球运动开展得较普遍,但“国家队”的实力并不强。
以上这些,都把英格兰队误作“英国队”:实际上是把英格兰误作英国。
……
这次参加第十二届世界杯足球决赛的二十四个队中,英国就有三个队:英格兰队、苏格兰队、北爱尔兰队。如果把英格兰队说成是“英国队”或代表英国的“国家队”,那将置苏格兰队和北爱尔兰队于何地呢?这个不大为人注意的错误,应予指出。
(熊向晖《英国与英格兰》)
可见熊向晖当年对相关足球的报道,十分